鋼琴的三大踏板:「延音」、「柔音」、「特定延音」踏板

彈鋼琴時,若想展現情感,腳下的三個踏板便是決定聲音表現力的關鍵工具,
本篇文章將快速帶你認識傳統鋼琴常見的三個踏板:
1. 右邊的 – 延音踏板
「延音踏板」是我們最熟悉也是使用最頻繁的踏板,通常由右腳操作。
當延音踏板被踩下,所有的止音器(阻止琴弦振動的裝置)會同時抬起,使弦被琴槌敲擊後,仍能持續震動一段時間,因此,就算我們雙手都離開鍵盤,琴聲仍不會停止。
延音踏板賦予樂曲一種連貫、富有空間感的音響效果,尤其在「浪漫主義音樂」後的作品中更是常見;貝多芬、蕭邦、李斯特等人的作品之中也多會使用,讓音樂的結構與情感更加飽滿。
☀️小補充:新手常見的延音踏板錯誤使用:
延音踏板是許多人的鋼琴踏板啟蒙,在初試身手時容易犯以下錯誤:
1.過度使用延音踏板:「持續踩著不放開」會讓整首曲目聲響混濁,學會「分段式」地踩踏,讓演奏更動人。
2.放踏板太晚:和弦變換時若沒及時放開延音踏板,容易造成不協和音。
3.踩踏板深度不當:不是愈大力愈好,過深反而會讓聲音模糊。
4.腳部控制不穩:用力猛踩或腳跟懸空,都會影響控制精準度;建議腳保持貼地,用腳掌前端輕踩。
5.沒有考慮樂曲風格: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幾乎不用踏板,浪漫樂派則是大量使用,不是每首曲目都需要踩延音喔!!
2. 中間的 – 特定延音踏板 or 其他功能
「特定延音踏板」又稱「指定延長音踏板」通常出現在較高階的平台鋼琴中,例如:史坦威鋼琴 或 Yamaha CFX系列 。
這個踏板的功能,是只當下正按住的琴鍵有延長音效果,彈奏中的其他音符不會產生延音效果。
這種選擇性延音的特性,讓演奏者得以在維持低音和聲的同時,自由地在高音區演奏,讓曲目達到更複雜、立體的表現。
這類機構需要精密且獨立的機械結構,因此是只有在較高階鋼琴上才看的到這樣的設計。
☀️中間踏板其他功能
在多數鋼琴中(特別是直立式鋼琴),中踏板通常不是特定延音踏板,而是以下幾種替代設計:
1. 靜音踏板
直立鋼琴最常見的中間踏板設計,尤其家庭用琴或學習用琴。
🔸功能:當你踩下中間踏板並向左或右滑動固定時,會有一層毛氈布降下,介於琴槌與琴弦之間,使琴槌打擊時產生的聲音大幅減弱。

適合夜間練習或在有其他人同處空間時使用,避免打擾他人。
2. 加強型延音踏板
這種設計較為罕見,偶爾會出現在特製平台鋼琴上。
🔸功能:僅針對低音區域(如最低的幾個音)產生延音效果。
與特定延音踏板不同,是一種簡化的延音構造,用來加強低音延續,適合某些特殊樂曲。
3. 無功能的中踏板(裝飾性設計)
有些入門級鋼琴,中踏板沒有實際功能,純粹是為了讓外觀對稱而設計。
3. 左邊的 – 柔音踏板
義大利文稱為「una corda」意為「一根弦」。
「柔音踏板」被踩下時,平台鋼琴的整個擊弦系統會稍微側移,讓琴槌從原本打擊三根弦改為只打兩根弦,從而改變音色,而非單純的降低音量。

「柔音踏板」在演奏輕柔、內斂的樂曲時特別重要。像是德布西的作品中就常出現「柔音踏板」的指示,要求演奏者營造出更細膩的聲響。
☀️在直立式鋼琴中,柔音踏板的設計是透過縮短琴槌與琴弦的距離來減弱音量與聲響,音色變化較平台鋼琴不明顯,但依然有助於營造溫柔氛圍。
「踏板」讓情感張力更完整
恰當的踏板使用,能提升整體音樂表現,也能幫助演奏者更自然地詮釋樂曲情感。
只要願意多花一點時間細心體會踏板帶來的細節變化,練習腳部控制,這三個小小的踏板,將成為你彈奏中最有力量的聲音魔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