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琴的歷史、鋼琴的演化,一次看懂!

鋼琴的歷史/鋼琴的演化,一次看懂!

多數人會以為,現代我們所熟知的鋼琴,是由「大鍵琴」一路演變而來,但你知道在更早之前,其實連「鍵盤」都沒有喔!

鋼琴是「鍵盤樂器」與「弦鳴樂器」結合的完美型體。

最早的鋼琴前身,其實是一種純粹的弦鳴樂器 — Hammered Dulcimer(擊捶揚琴)

Hammered Dulcimer 擊捶揚琴

擊捶揚琴的演奏方式與國樂的楊琴類似,不過構造簡單很多,音域僅涵蓋約兩個八度。
演奏者可以透過敲擊力道的變化,或在擊錘上附加柔軟物,來微調音量大小。

由於構造簡單,世界各地幾乎都能見到類似的樂器,每個地區也都各自發展出獨特風格的變體。

接下來,是「鍵盤」登場的時刻 — 翼琴

Clavicordo(Clavichord)翼琴

為人熟知的別稱是「小鍵琴」。這個階段的鍵盤樂器,已開始具備鋼琴雛形。

它的音色非常小聲、輕柔,彈奏者可以透過指尖的力道控制音量變化,這個特色深受巴洛克時期(如巴哈)、古典時期(如莫札特)作曲家的喜愛,常被用作家中作曲、練習的樂器。

翼琴外觀多呈盒狀,體積小巧,便於攜帶。發聲機制是透過琴鍵擊打琴弦切線,使其振動,音色有點像吉他。

Harpsichord 大鍵琴

大鍵琴最早的紀錄出現在14世紀,並於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到18世紀之間風行歐洲。

它的外觀與現代鋼琴相似,不過黑白鍵的位置相反。大鍵琴的發聲原理類似撥弦樂器,聲音清脆明亮,但無法藉由彈奏力道改變音量或音色。

18世紀,在接近現代鋼琴的「古鋼琴」問世後,大鍵琴逐漸退場,直到20世紀隨著古樂演奏復興,才又重新受到關注。

世界上第一台鋼琴——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(輕柔響亮的大鍵琴)

1700年,義大利樂器製造師 Bartolomeo Cristofori 為了解決鍵盤樂器無法控制音量的問題,設計出世界第一台「鋼琴」原型。

他的目標是:「讓演奏者只透過手指力道,就能控制聲音強弱」。

Bartolomeo Cristofori 是首位成功製造出「錘擊式鍵盤樂器」的人,因此被視為鋼琴的真正發明者。

他所製作的琴,靈敏度與反應性在當時無人能及,甚至在他發明鋼琴後的75年內,沒有任何一位製琴師能造出比 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 更靈巧的鍵盤樂器。

目前世界上僅存三台由 Bartolomeo Cristofori 製造的鋼琴,它們分別收藏於紐約、羅馬與德國。

鋼琴的歷史,正繼續寫下去……

從Bartolomeo Cristofori 的原型琴,到今日多樣化變動的各種鋼琴,這段歷史,其實也是人類不斷追求「聲音呈現」的過程。

我們就繼續彈著它、聽著它,陪伴鋼琴把這個故事,慢慢寫下去。

發佈留言

購物車